知不足而奋进 望远山而力行|二外附中“名师工程”正式启动
发表日期:2024-07-02来源:作者:提纲挈领,志在决胜千里之外
会议第一项,二外附中常务副校长杨东波深入解读“双名工程”之名师工程培训项目方案,重点强调了模块设置、考核方式,希望教师们能够一起进步、一起发展,形成学习共同体,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奋楫笃行,绽放青春光芒
如果说,名师工程培训项目是一艘亟待扬帆的航船,那么曾有一帆小舟,承载着16位青年教师青涩的求索、奋勇的成长。
与会老师们共同观看视频,回顾了本学年青年教师成长沙龙的开展历程。他们的每一滴汗水、每一次尝试,都凝聚着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二外附中党委副书记才惠宣读青年教师成长沙龙结业名单,并颁发结业证书。这是对大家过去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未来成长的期许。
沙龙期间,在李果主任、李一霞老师、刘伟老师的指导下,青年教师们积极投身于课题研究和申报。经过激烈的角逐和评审,姜晓燕、鲁雨晴等7位教师的课题立项。
二外附中党委书记冯全为成功立项的课题主持人颁发课题立项证书,以此表彰他们的研究热情与研究能力。
在沙龙活动中,优秀学员们以他们的热情、才华和不懈的努力,收获了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二外附中校长于瑞利宣读沙龙优秀学员名单并为他们颁发证书。
学校组织的沙龙活动,是老师们学习、交流、展示、成长的平台,也是以“培养教育家精神”为目标设计的青年教师奋斗历程。
二外附中教学副校长胡尚生解读《二外附中校级骨干成长沙龙活动方案》,围绕政治素养、师德修养、数据素养等方面,对骨干教师们提出具体要求,并详细解读了研讨内容、参加对象、组织分工及学习评价等具体内容,希望骨干教师们能更好地实现专业交流与共创,实现更快速的专业化提升,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云程发韧,为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由杨东波副校长主持,于瑞利校长、冯全书记、胡尚生副校长、崔国行副校长共同参加讨论的圆桌论坛激烈展开。
此次论坛共有五个论点,在各位专家有思想的回答与思维的碰撞中,呈现了一场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精彩讨论。
关于“主流的教育观念”方面,冯全书记从教师发展的角度提出人民教师的初心与使命。我们要在育人使命中深耕课堂,理解并践行“四有好教师”。
教育理念有很多,如“以人为本”“创新发展”,都应该印证到我们的价值体系中。
关于“教育人才观”的选择,是应该选择“张桂梅”,还是应该选择“窦桂梅”?于瑞利校长给出了最适合的选择。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成长的需要。二外附中是一所既需要“张桂梅”,又需要“窦桂梅”的学校,是为一批孩子的健康发展提供环境。我们承载一种希望,构筑幸福生活体系,才能奠基孩子们一生的发展。于校长认为,给予孩子什么样的教育生态(教师队伍、文化建设、课堂体系、技术水平等一系列因素),是我们应该在培养目标下努力打造和构建的。
我们的老师要以“教育家精神”的思维发展个体,建构起学校“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奋斗型文化。
关于“当前我校的教育矛盾”,德育副校长崔国行列举了多个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并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以及对管庄地区家长们的了解,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最后从构建个性化评价体系、加强师资培训与均衡化资源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与策略。
于瑞利校长始终坚持“从规律上办教育”,在此次论坛上,就如何将其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中给出了具体方案。他讲道,学习、教学、管理等都是有规律的。强调“四课模式”在思维发展、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上的规律,而一系列的规律元素支撑着学生的发展规律。
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胡尚生副校长从三级教师一路成长为正高级教师的经历激励了很多教师。胡尚生副校长深度盘点了自身的专业成长标志点,总结了6大成长体会,即一是专业成长没有捷径,要脚踏实地;二是有专家的引领,会少走弯路;三是科研引领是解决问题的主渠道;四是抓住常规,落实所思所想;五是借助平台展示自我,多交流;六是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分享了“334”成长经验,即三个意识、三个务必、四个维度,希望能够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带来真正的帮助和启发。
最后,于瑞利校长以会议主题“知不足而奋进 望远山而力行”发表讲话。他首先肯定了老师们辛苦付出取得的成绩,并表示真诚感谢;然后激励骨干教师们要以“教育家精神”为信仰教书育人,不断超越自我,一起努力建设以信任为基础的朋友式团队共同体。
他详细解释了本次会议的主题,祝贺校级骨干教师学习沙龙团队的成立,希望老师们要有谦虚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步;要有远大的目标,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要有行动力,真正付诸实践,在人生中收获历练与成长。
让我们站在崭新的起点上,携手共进为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