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智赋能 特色提质 融合创优|重点来啦!第十九届教师夏令营活动让老师们收获满满
发表日期:2025-08-31来源:作者:
数智赋能: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数智赋能”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学校特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高勇老师作《人工智能赋能:迈向数字化教学的高阶途径》专题讲座。高勇老师系统梳理了从通用大模型到各类AI智能工具的数字化教育生态,为老师打开了一扇AI赋能教育的新窗户;高老师结合自身对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研究,分享了迈向数字化教学的具体路径。他强调,要构建 “人机协同” 的教学新形态,教师要发挥自身在情感关怀、价值引领等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与人工智能形成互补,共同提升教学效果。
特色课程:打造学校独特名片

特色是学校的名片,课程中心主任李文亮主持“特色题质“环节,重点分享了上一学年学校在特色课程上的诸多新探索,为老师们带来了新的思路与启发。

何新宇老师作跨学科实践课程《见字如面,规正传情》分享

裴玉洁老师作跨学科融合课程《我为古建筑代言》分享

李静老师作特色课程《花式种草北京老字号,活力解码北京vibe》分享

刘聪聪老师分享特色课程《AI农耕:田间智能润绿,校园节水有方》分享

行政副校长胡琰就行政部门总结、新学年计划及年度考核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明确了行政服务教学的具体举措,如优化办公用品申领流程、建立教学设备快速响应机制等,让老师们明确了新学年行政工作的重点与方向。
聚焦教学评一体化,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周序教授作《教学评一体化如何做》主题讲座。周序教授带领教师们共研单元整体教学、教与学的一体化、教与评的一体化三方面内容。周教授幽默风趣、循序渐进的引导,让老师们对如何落实单元整体教学、如何促进教与评一体化有了全新又深度的认知。对于教与评一体化的落实,周教授列举诸多案例,让老师们对此概念更加具象化,找准落脚点,以便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可操作、可实施。
随后,张芳波、宋佳丽、刘思宇、张雨、赵金镝五位优秀教师依次登台作教学经验分享,从不同学科、不同维度为在场教师带来了宝贵的实践智慧。
校长讲座:勾勒教育实践蓝图

曹永芹校长带来《数智赋能特色路 融合创新育全人 —— 让教育有方向也有温度》专题讲座。曹校长以“六看”角度全面梳理今天的二外附中(北京中学外语分校)做强做优的先决条件,清晰勾勒出 “数智赋能、融合创新” 的实践蓝图,提升教师精气神。同时,曹校长带领教师们了解2025年教育热点话题,并结合学校实际,提出本学年学校重点工作,为老师们指明了方向。这场讲座既是前沿理念的引领,也是凝聚共识的动员,让老师们更加坚定了通过多种方式走出特色发展之路、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信念。
专家分享:践行教育家精神

学校特邀北京教育学院原院长李方教授为老师们作《践行教育家精神:育人大情怀,教学大智慧的淬炼与升华》的主题讲座。李教授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让老师们对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教育家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存在于课堂上、班级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与追求里;中国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因此教育必须面向所有孩子、教好每一个学生;而育人大情怀与教学大智慧的淬炼,关键在于实现 “教、学、做合一”,建立 “授之以渔 + 渔场生态” 的教育教学理念。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通过讲座,老师们对如何涵养育人大情怀、锤炼教学大智慧,有了更清晰的方向,相信这份精神力量,将激励老师们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永葆初心、心怀大爱、深耕智慧,真正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做有“大情怀”“大德行”“大智慧”“大学识”“大追求”的教育家。
教学与德育:总结过往,规划未来

李果主任对上一学年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并解读了新学期工作计划,让老师们明确了教学工作的重点与目标。

德育副校长崔国行总结了上一学年德育工作,并为获奖老师们颁发奖状。随后对本学期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之后的德育经验分享活动,分别在不同的会议室进行。

小学优秀经验分享

初中优秀经验分享

高中优秀经验分享
此次夏令营活动内容丰富、安排紧凑,涵盖了数智赋能、特色课程、教学德育等多个方面,为老师们提供了学习交流、提升自我的平台。相信在新的学年里,二外附中(北京中学外语分校)人将带着夏令营的收获与感悟,主动拥抱变革,大胆创新,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