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育英才 “三方协奏”赴新程
发表日期:2025-05-23来源:作者:活动由学校家校社协同育人办公室、学校德育处、名师工作室与初一、初二家委会联合主办,通过研讨京外研学实践方案、家校共学传统文化、家长育儿经验分享等形式,凝聚家校育人合力。
家委助力,共话育人新实践
座谈伊始,德育主任刘伟老师代表学校,向家委会成员致以诚挚感谢。她指出,家委会在推动家校沟通、参与学校管理、策划实践活动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习惯培养等领域提供了多元支持,成为家校共育的坚实纽带。
刘伟主任结合具体案例,回顾了家委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亲子活动策划、学校膳食值班等工作的突出贡献,强调“家庭的爱与信任、学校的教育引导、社会的环境赋能”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
家长经验分享,聚焦成长关键点
24级1+3班学生家长刘潇作为家委会代表分别为初一、初二年级家委会成员作育人经验分享。她以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专业视角,从“三方协奏”育人框架切入,重点交流了三方面内容:
学习策略与规划
强调预习复习习惯的重要性,推荐“费曼学习法”(通过“解释知识”深化理解),并建议家长们关注孩子社交能力培养,以长期主义思维制定成长规划。
亲子沟通技巧
针对“孩子考砸”等典型场景,提出“共情-肢体安抚-引导式提问-正向鼓励-共定方案”五步沟通法,倡导用“成长型思维”看待挫折,例如以“退步为进步留空间”等轻松话术缓解孩子压力。
情绪管理与家校合作
分享“鼓励日记”工具(用便签记录孩子闪光点,避免附加“希望”“但是”等条件),强调“我们可以表达情绪,但不要用情绪去表达”。针对“孩子对老师/学校不满”等情境,建议家长先共情孩子情绪,再引导其从“解决问题”视角出发,按“找老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德育主任-校长”层级理性沟通。
此外,刘潇结合《校园矛盾翻译手册》案例,演示如何通过“翻译孩子潜台词-设计解决方案”模式,化解师生关系、同伴矛盾、学业压力等具体问题。例如,针对“老师故意找我茬”的抱怨,可引导孩子通过“记录课堂互动瞬间”增进彼此理解;面对“作业写到凌晨”的困扰,建议用“红黄绿贴纸标注作业难度”,优化时间管理。
携手同行,共赴成长新征程
活动现场,家长们围绕“如何平衡学业与心理健康”“青春期亲子沟通难点”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学校与家委会达成共识:未来将持续深化“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作机制,通过定期沙龙、家长课堂、社会实践等多元形式,构建更具温度与实效性的育人生态。
二外附中将以此次座谈为契机,继续凝聚家校智慧,让每个孩子在“温暖而不刺眼的光”中,成长为“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时代新人。